
怀孕了什么最重要?当然是营养。可是,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,孕妈妈们的营养似乎有点好过头了!这过头的直接影响就是血糖升高,导致妊娠期糖尿病。
据产科门诊统计,患上妊娠糖尿病的孕妇数量占了近两成,高达17%,而在几年前,妊娠糖尿病的发病率还只有8%左右,相当于翻了一番。
怀孕后大吃大喝吃出不少“糖妈妈”
什么是妊娠糖尿病?产科医生指出:就是指原本没有糖尿病的女性,怀孕期间血糖过高的一种妊娠期特发的并发症。妊娠糖尿病是引起孕妇流产和早产的一个重要原因,对孕妇和胎儿危害都很大。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,尤其是怀孕后,很多孕妇都会大吃大喝,加上不运动,导致‘糖妈妈’越来越多。所以,妊娠糖尿病的罪魁祸首在于吃,吃得太多,吃得太好。
不吃糖不吃饭就不长肥?都是误区
一旦查出血糖超标,不少孕妈妈开始拼命控制体重。门诊中有个别孕妈妈中午只吃点小菜,没有饭,也没有肉,可是胎儿的营养又难以保证了,明显比正常孕周的胎儿小。医生指出,以为不吃饭就能控制血糖,这也是误区。控制血糖必须要讲科学,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摄入的能量应控制在30~38千卡/每公斤/每天。吃什么东西,要先看看组合起来的热量是多少。
进入夏季,孕妇尤其要注意水果摄入量。有的孕妇把水果当正餐吃,反而吃成了“糖妈妈。医生建议,水果最好在两餐之间吃,香蕉、葡萄、荔枝、甘蔗等高糖水果每日最多不能超过200克。
怀孕后体重增加不要超过36斤
门诊中经常遇到一些孕妇在怀孕前体重就增加了10多斤,20多斤,怀孕前三个月又增加了几十斤,整个孕期下来增加70多斤的孕妇也不少见。
怀孕到底长多少肉才算达标?产科医生说,其实,按照怀孕前体重的不同,孕妇孕期增加的体重也有不同的幅度,比如孕前BMI(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)在18.5以下的,孕期体重增长目标为12.5—18公斤;BMI在18.5—24.9的,增长目标为11.5—16公斤;BMI在25—29.9的,增长7—11.5公斤;BMI大于30的,增长最好控制在5—9公斤。
按照整个规律,孕前体重偏瘦的孕妈妈,孕期可以适当多增加一点,但最好不要超过36斤,而孕前本来就肥胖的,孕期一定要注意控制,体重最好不要超过18斤。
孕期各阶段要做好产检,中后期的糖耐量检测也一定要做,保障孕期各项指标在正常范围类,保障宝宝的健康安全。